

2018协会简讯2期
协会简讯
第二期
四川省中药行业协会 2 0 1 8年 1 月 23 日
网站:http://www.sczyxh.com Email:sczyxh@163.com
2017年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
1、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作出重要指示。1月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出席赠送中医针灸铜人雕塑仪式,更好融合。7月致信祝贺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开幕时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月致信祝贺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召开时指出,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7月1日正式实施,国粹有了国法保障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两个配套文件《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并实施。
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女性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等完成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月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全文在线发表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等完成的《电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报告。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4、第三届国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发展格局构建
2017年6月,人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30位第三届国医大师和100位首届全国名中医,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有序衔接的中医药人才评价褒奖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计划选拔造就10名左右“中医药首席科学家”、100名“岐黄学者”,遴选培养近1000名中医药优秀人才、近1万名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6所中医药院校和2所非中医药院校的11个中医药相关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5、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少数民族医药工作成就显著
2017年11月,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召开,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医药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增加43个少数民族药品种,增幅达95%,远超整体目录17.1%的增幅。
6、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启动,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务院扶贫办、工信部、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以建立切实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重点,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衔接起来,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首批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和定制药园建设已开启。甘肃启动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重点建设11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中医药产业园区、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这也是国家批准建设的首个中医药产业实验区。
十二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共同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并公布了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促进形成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格局,发展个性化、便捷化、共享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8、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启动,全面提升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2017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24个部门共同启动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以“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为主题,推广中医药理念、知识、方法和产品。2016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反映了近年来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达91.86%,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2.85%。
9、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发布,中医药走出去再上新台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推广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中医药参与深化医改取得新进
山东省威海市以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扩大中医药医保支付范围,降低治疗费用;广东省中医院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典型示范。目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平稳过渡。
野生药材价格涨幅惊人,未来仍有上升空间
我国天然中药材资源的品种较为丰富。根据中国药材公司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组织,历时近10年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有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以上,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调查了362种常用药材,其中包括320种大宗植物药材和29种动物药材,其野生资源总蕴藏量约为850万吨。
价格涨幅惊人 我国野生药材资源极为丰富,但乱采滥猎情况十分严重,有些药材经过长期的无序采挖,野生资源在不断萎缩,其价格也因产量锐减而不断攀升。如:2005年羚羊角价格在300元左右/公斤(下同),目前市场价格已涨至8000元以上;2004年天然牛黄价格在9万元上下,2012年高升至17万元;2005年冬虫夏草的市场价为2.8万元(3500条),2013年攀升至15万元;2005年全蝎价格在500元(清水)上下波动,2013年已涨至2300元;2008年水蛭在200元(清水)左右,2015年价格高升至1200元以上;2005年重楼价格还在45元上下浮动,如今价格涨至960元;2006年白及价格在36元左右徘徊,目前市场价格已涨至850元;2006年冰球子价格在45元上下运行,目前市场价已涨至520元;2005年川贝价格在500元(松贝)左右,2016年市场价格已涨至3900元;2008年桑螵蛸价格在110元(熟大绵)上下,2016年市场价涨至580元;2001年蜂房价格还在32元(家)左右徘徊,目前市场价已涨至400元;2009年蝉蜕价格在45元上下波动,目前市场价格已涨至330元;2004年天龙价格在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