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协会简讯04期
协会简讯
第四期
四 川 省 中 药 行 业 协 会 2 0 1 7 年 3 月 9 日
网站:http://www.sczyxh.com Email: sczyxh@163.com
政府工作报告中事关医药行业的十二大重点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不仅回顾了2016年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对2017年的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
1、财税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
2、三医联动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
3、社会办医 开展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
4、医养结合 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
5、生物制药 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6、加强医保保障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
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适应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生育医疗保健服务。
7、医保联网 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8、分级诊疗 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9、公共卫生服务 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及时公开透明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10、和谐医患 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1、中医药 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12、食药安全监管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必须管得严而又严。要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夯实各方责任,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重典治乱,坚决把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
中医药局长:毁掉中医药国粹,是犯法!
就如何加强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问题,王国强认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瓶颈问题,也是一个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在各省举行基层医生中医药技术培训,解决基层人才缺乏问题。
王国强表示,中医药法的实施,使国粹国医有了国法的保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贯彻落实这部法作为根本大事。
第一,抓好面向社会和民众的普法宣传,对于民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很好的释法和解读;
第二,抓好各界政府和工作人员的学法、用法的培训,关键真正要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能够更好的把这部法贯彻落实;
第三,抓好这部法的配套文件、配套规定、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现在正在抓紧调查研究,争取在2017年7月1号实施以前出台;
第四,中医药法和其他法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何将中医药法与其他法规更好的衔接也是关键任务。
毕井泉介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在答问环节,毕井泉介绍了新一年继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的制度改革方面的七大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推进药品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要扩大临床试验的资源,探索注射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方法,要启动中药注射剂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再评价工作。
第二,鼓励药品的创新。要研究鼓励药品创新的政策,完善药品专业链接和数据保护制度,并且实现境内外临床数据的国际互认,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第三,要建立审评主导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技术体系,要继续增加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人员和检查人员,逐步形成以技术审评为核心,现场检查和产品检验为技术支撑的审评审批机制。
第四,落实现场检查的责任。要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现场检查和生产过程的现场检查,加强申报资料真实性的核查,明确检查员的法律责任以及派驻检查单位的监督责任。
第五,建立药品品种档案。要为每一个上市的药品建立包括药品处方、原辅料包材、质量标准、说明书、上市后安全性信息、生产工艺变化等信息的数据库。因为历史上批准的药品,不同年代的要求不一样,所以这些档案有些是欠缺的,而且有些企业工艺修改调整没有及时报批或者备案。
第六,要建立药品电子通用技术文档系统(eCTD系统),争取今年年底能够实现按新系统实行电子申报和审评,这样就可以减轻企业,特别是在境外申报的企业到中国来申报基本上技术要求是一样的,格式是一样的,减轻大家的负担。
第七,要加快推进工艺核对。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批准的工艺进行生产。据介绍,有关工艺核对的意见,CFDA正在根据各方面的建议进行修改完善,争取尽快印发。